查看原文
其他

如何阻止新冠疫情加剧收入差距?

庄巨忠 FT中文网 2020-08-17



庄巨忠:新冠疫情会加剧收入差距。但是有效的政策干预,即使不能完全阻止这一情况的发生,也能大大减少它的影响。



文 |  亚洲开发银行经济研究和区域合作局高级经济顾问 庄巨忠



中国总理李克强最近关于6亿人月入1000元的一番话引起了全国上下在疫情之余对收入差距扩大的再次强力关注。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很多。但现在又有了一个新的来源,即新冠疫情。这意味着亚洲各国政府在制定政策以应对疫情、恢复经济时又多了一个必须考虑的因素。


新冠疫情正在给亚太地区带来二战以后前所未有的经济和社会影响。到6月7日为止,亚太地区有30多个国家和经济体报告了新冠病例,病例总数接近70多万,死亡人数也达到了2万多。随着各国政府釆取各种措施控制疫情,包括保持社交距离和社区隔离,经济开始萎缩,失业大幅增加。


根据亚洲开发银行(亚行)的初步分析,如果疫情持续6个月,亚太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将下降9.3%,相当于损失2.5万亿美元;就业将减少一亿七千万;贫困人口将增加一亿四千万。如果疫情持续更久,影响将会更大。


新冠疫情不仅会导致经济萎缩,增加贫困人口, 还会加剧收入差距。这对许多近几十年来收入差距快速上升的亚洲国家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以中国为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基尼系数从1988年的0.33增加到了2008年的0.49。尽管2008年以后基尼系数有所下降,但还是居于高位。李克强总理最近指出,中国的人均年收入是3万元人民币,但是有6亿人每个月的收入只有1000元,这在一个中等城市可能租房都困难。


根据亚行的研究,印尼的基尼系数从1990年的0.31增加到了2017年的0.38,印度的基尼系数则从1993年的0.32增加到了2012年的0.36。


新冠疫情会通过下述渠道加剧收入差距:




1



增加技术工人和非技术工人之间的

工资差距


尽管疫情对所有工人都会带来影响,但它对非技术工人的影响比对技术工人的影响会大得多。一个原因是替代技术工人比替代非技术工人要困难,所以在疫情下,非技术工人更有可能被裁员或者被减薪。同时,高技术职业如管理人员比低技术职业如手工劳动者更适合釆用在家上班的安排。




2



减少劳动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份额

增加资本收入的占比


通常来讲,各种控制疫情的措施对资本密集型行业如制造业的影响比对劳动密集型行业如服务业的影响要小,因为前者主要是工人操作机器,而后者要求员工直接服务于顾客。上述亚行的研究发现新冠疫情对零售、旅游、酒店和娱乐休闲等服务业的影响最大。同时,企业还可以用资本和技术来替代人工。





3



新冠疫情对中小微企业

和弱势群体如妇女和老人的影响更大


相对于大型企业而言,经济萎缩对中小微企业的影响会大得多,而这些企业创造的就业相当部分属于非正规就业,没有足够的社会保险,并且支付的工资也较低。妇女更有可能从事受疫情影响更大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如服务业的工作,而且她们的工资平均来说要比男性低。老年人在疫情中最容易被感染,所以最脆弱,他们的收入比劳动人口也要低许多。最后,疫情期间在第一线工作、运送食品和医药的工人面临较高的感染风险,而这些大多是工资较低的职业。





4



政府的经济刺激措施


政府的经济刺激措施如果没有精心设计,缺乏足够的瞄准性,也会加剧收入差距。比如说,小微企业通常缺乏足够的能力申请政府和央行提供的流动性支持。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重大灾难如战争和金融危机过后收入差距通常会缩小,因为这些灾难会导致财富的大规模破坏。但是,最近有学者对过去20年中发生的5个公共卫生灾难包括SARS(2003年)、H1N1(2009年)、MERS(2012年)、Ebola( 2014)和Zika(2016年)进行了研究,发现公共卫生灾难会加剧收入差距,主要原因是它们会导致大规模的失业,从而对低收入群体造成比对高收入群体更大的影响。


收入差距的加剧会激化社会矛盾,并遏制消费,从而增加经济复苏的风险,需要政府的干预。下列政策措施将有助于消除新冠疫情对经济增长、减贫和收入差距带来的不利影响。


第一,尽快控制疫情。控制疫情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检测、追踪、隔离、保持社交距离、限制人员流动、并在必要时封城。那些已经把每天新增病例数量降至很低水平的国家和地区要防止第二波、第三波疫情的发生。同时,许多国家过去对医疗事业的投资严重不足,需要加大投入力度,以降低新冠死亡率,防止医疗系统的崩溃。


第二,保护就业、失业者和弱势群体。具体的政策措施依国家而定,但可以包括通过税收减免或延期、薪资补贴、信贷担保等手段扶持受影响的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保证所有失业的人口都能得到失业保险和救济金;向最弱势群体提供有条件或者无条件的现金资助;以及加强对落后和贫困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以有效应对疫情。



第三,支持经济复苏,并加强经济刺激的包容性。许多国家正在规划如何用经济刺激措施支持经济复苏。政府应该在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以后考虑逐步解除封城、放松对经济活动的限制。支持经济复苏需要刺激需求、恢复供应链、鼓励对私营企业的贷款和鼓励企业创造更多的就业。积极的财政政策应辅之以宽松的货币政策——特别是在通胀不高的情况下。


为了应对收入差距的扩大,许多亚洲国家包括中国、印度和东南亚诸国近几年来都把促进包容性经济增长提升为基本国策。如中国在2001年开始执行西部大开发战略以缩小地区差距,2006年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设想,2015年将确保到2020年消除极端贫困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指标,同时通过改革户籍制度、提高最低工资以及扩大农村社保覆盖范围以缩小收入差距。



亚洲国家应该把短期的经济刺激措施和推动包容性和可持续经济增长的长期战略结合起来。这就要求政府的一揽子政策措施更加注重对教育和健康的投入,对安全、韧性和可持续的公共交通和基本社会服务的投资,和对农村和贫困地区发展的支持。同时要加强社会保险制度,特别是要扩大非正规行业的社会保险和逐步实现全民医保。


亚太地区的政府正在釆取行动。根据亚行新冠疫情政策应对数据库,到6月1日为止,亚太地区有四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公布了保障收入和支持就业的政策措施,总额达到1.5万亿美元,相当于地区国内生产总值的5.6%。


新冠疫情会加剧收入差距。但是有效的政策干预,即使不能完全阻止这一情况的发生,也能大大减少它的影响。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作者亦为复旦大学泛海国际金融学院兼职教授

责任编辑徐瑾 Jin.Xu@FTChinese.com

图片来源 Getty Images



复杂形势下的留学趋势与对策



2020年首场FT创新对话


在全球形势日趋复杂的背景下,"我们是否还要继续选择留学?"已经成为学生和家长不得不思考的重要命题。6月24日晚19:00-20:00,FT中文网将邀请宜校创始人、FT中文网专栏作家肖经栋先生和FT中文网生活时尚版主编、专栏作家薛莉女士与您在线相约,一起聊聊"后疫情时代的留学趋势与对策"!



● 欢迎扫描或长按二维码报名● 


更多文章

1

人民币汇率会一跌而不可收拾吗?

2

 中国企业正在适应“解封后的现实”

3

 美国真的在走向衰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